在粤桂协作的战略框架下,教育帮扶已成为连接东西部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坪山高中”)帮扶团队跨越千里,扎根广西德保高中,以理念革新、硬件升级、人才培育为抓手,推动当地教育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在桂西北大地书写了一曲山海同心的教育赞歌。
课堂焕新:让知识“活”起来,让自信“亮”起来
2023年,坪山高中首批支教教师进驻德保高中,首要目标便是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他们将深圳先进的互动式教学、项目化学习引入课堂,把数学公式、语文课文转化为情景剧、小游戏,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以前觉得数学难,现在跟着老师‘玩’着学,居然能解出以前不敢碰的题!”一名学生的反馈,道出了教学革新的成效。短短一学期,德保高中学生成绩稳步提升,课堂上主动举手抢答的身影多了,孩子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也更盛,这份底气最终转化为高考考场上的从容。
与此同时,帮扶团队同步推进校园硬件改善。两任支教校长刘海长、柯昂带头奔走,通过个人捐款、对接深圳爱心企业、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等方式,为德保高中筹集办公电脑、宣传大屏、图书、体育器材等物资。“看着孩子们捧着新书笑,所有奔波都值了。”刘海长的话,道出了全体支教人员的心声。
大爱坚守:舍“小家”为“大家”,以奉献筑教育根基
每一份教育成果的背后,都藏着支教团队的默默付出。刘海长与妻子组成的“夫妻支教档”,是德保高中的一段暖心佳话。夫妻二人并肩备课、携手教研,将双倍热忱投入山区教育。
柯昂校长的故事更显动人。支教期间,他的孩子刚上三年级,妻子需在深圳独自照顾幼子与年迈父母。每次视频通话,孩子哭着找爸爸的画面虽让他心酸,却从未动摇坚守的决心:“组织信任、家人支持,我没理由不做好。”而妻子的理解更给了他莫大支撑:“他在山里播希望,我守好后方,都是为孩子做事,不累。”
白丹老师则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支教,她表示:“想让孩子知道,世界不只有城市繁华,还有这里的纯真与需要。”如今,看着儿子与山区孩子手拉手分享、奔跑,她深知这场支教既是奉献,也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教育。
接力续航:从“短期帮扶”到“长久陪伴”,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支教周期有终点,但山海教育情无止境。每当一批老师返程,德保高中的孩子们总会攥着亲手绘制的贺卡,在黑板写满“谢谢老师”,追着校车喊出“我们会努力,将来去深圳看您”;而老师们则会仔细整理教案,向下一批同事细致叮嘱“这个班孩子爱思考,多给他们提问机会”。
随着帮扶深入,坪山高中与德保高中的协作已从“送教上门”升级为“长久陪伴”:线上教研群里,深桂两地教师随时探讨教学难题;师生互访活动中,德保孩子走进深圳校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科技馆的机器人;深圳老师也常重返德保,见证学生考上理想大学……这种“双向奔赴”,让教育帮扶真正从“输血”转向“造血”,激活了德保高中的内生育人动力。
山海相隔千里,教育让心紧紧相连。坪山高中帮扶团队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将知识化作种子,把爱变成阳光,为山区孩子的梦想注入生长力量。作为粤桂协作战略的生动实践,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帮扶,未来还将继续淌过田埂、漫进校园,助力更多山里的孩子顺着知识的阶梯,看见更远的世界,奔向更亮的未来。(高小燕 李艳华)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