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南广场上人声鼎沸,奶香、米香与欢声笑语交织,汇成一曲动人的“京蒙协作交响乐”。10月17日上午,“兴安好物进北京——科右前旗甄选好物金秋展销活动”在这里正式启动,科右前旗30多家企业及合作社百余种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文创产品登上展台,走上北京市民餐桌,当日实现签约额达1560万元、销售额570万元。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优质农畜产品,再次以澎湃之势涌入首都市场。

京蒙双方企业代表签订销售合作协议。王钰摄

京蒙双方企业代表签订销售合作协议。王钰摄

活动现场,20余个展销展位整齐排列,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大宗产品码放整齐,奶食品、牛肉干、沙果干等即食零食琳琅满目,乌兰毛都草原的羊肉、传承百年的奶制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安盟大米”,每一样都带着北纬46°生态沃土的气息,吸引市民驻足挑选。“上次4月的展销我没赶上,这次特意早来。”刚参加完“嗑瓜子不吃大赛”后的曙光街道居民纪雨辰手里拎着满满两大袋产品,笑着说,“买到了牛肉干沙果干等内蒙古特产,还参加了嗑瓜子大赛,没想到300粒瓜子有那么多,都剥不完!”

据现场统计,展销活动涵盖大米、山珍、牛羊肉、奶食品等20个品类,百余种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巴达仍贵大米、甜糯玉米等产品,上架3小时便补货2次。“没想到北京市民这么认可我们的产品,今天不仅零售火爆,我们还与北京的多家采购商达成了合作。”科右前旗鹏琦合作社负责人贺鹏飞难掩喜悦,他表示,借助京蒙协作的平台,企业的产品从草原“走”进首都市场,既拓宽了销路,也让更多农牧民的辛勤付出有了更好回报。

展销会上市民购买氛围火热。王钰摄

展销会上市民购买氛围火热。王钰摄

此次展销并非简单的“好物搬运”,更是京蒙协作深化产业对接,推动消费帮扶的生动实践。“自结对以来,海淀区与科右前旗就像一家人,从产业培育到市场开拓,从资金支持到人才帮扶,始终携手同行。”科右前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提名人选张旭东在致辞中提到,此前4月的展销活动曾创下单日签约800万元、产品两小时售罄的佳绩,如今金秋再启专场,既是对前期协作成果的延续,更是搭建产销对接“快车道”的新起点。

本次金秋展销活动更是推动“绿品出区”,促进消费帮扶的又一有力举措。截至目前,已通过消费帮扶带动科右前旗农副产品区外销售额突破6.5亿元。

活动现场市民品尝科右前旗勿布林羊肉。王钰摄

活动现场市民品尝科右前旗勿布林羊肉。王钰摄

本次活动将从10月17日持续至10月25日,在完成对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周边社区的集中展销后,从22日起,还将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针对学生群体推出开袋即食的奶食品、牛肉干等零食产品,让草原风味飘香大学校园。“本次活动不仅为北京市民带来了绿色、健康的‘前旗好物’,而且依托海淀区的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拓展科右前旗优质农畜产品在北京的销售渠道,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科右前旗商务局党组成员杨悦说。

据了解,科右前旗已连续8年开展农畜产品进北京展销活动,有百余款农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累计销售额达3.5亿多元。连续开展的资源链接、产研合作、项目招商等对接服务,使京蒙两地越走越近,京蒙协作正以产业的互补、融合之力激活乡村经济,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向深度迈进。

当日下午,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署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为“兴安好物”的科技赋能按下加速键。这意味着,未来来自草原的原始食材,将借助顶尖科技力量,衍生出更多高附加值、便捷化的深加工产品,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京蒙协作,情谊绵长。这份情谊如同草原上的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发展之路,也温暖着每一位农牧民的心田。”科右前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提名人选张旭东在签约仪式上道出了京蒙携手八年的深厚情谊。自北京市海淀区与科右前旗建立结对关系以来,从产业合作、资金支持,到教育医疗、劳务协作,全方位的帮扶已结出累累硕果。

从草原到首都,从产品展销到战略签约,此次活动既是科右前旗优质农畜产品的“展示窗”,更是京蒙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场”。随着后续校园专场的推进,以及农特产品入驻中传创品平台等举措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在产销对接、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让京蒙协作之花结出更多惠民硕果。(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