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清晨,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龙岩村,万头湖羊养殖基地正在开展秋季免疫、母羊接产和配种工作。“今年已出栏湖羊约8000头,目前存栏约1万头。”广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创森说。

2018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西部协作扶持下,广安区启动“湖羊入川”工程,在龙岩村引进南浔区的湖羊养殖产业,“湖羊致富”工程也随即启动。近年来,广安区不断提升湖羊基地基础设施水平,研发湖羊精深加工产品,补齐深加工、销售链条。

湖羊的入川路,也是广安区与南浔区聚焦东西部协作搭建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探索路径之一。自结对以来,两地精耕特色产业协作,以劳务对接、消费帮扶、文旅融合为核心,打造资源禀赋新支点,促进两地协作不断深入。

从“湖羊入川”到“龙安柚出川”

协同水平不断提升

“湖羊入川”工程启动后,南浔、广安两地国企联合组建合资公司,南浔区负责技术指导、产品营销,广安区负责产业布局、运营管理,推广特色农业。2020年,全国首个万头湖羊养殖基地和湖羊文化主题乐园“巴上草原”建成;2022年,石笋镇斜石智慧羊场投用……

如今,两地的合资公司在石笋镇建立两大湖羊基地,打造了三家直营门店,还借鉴南浔湖羊养殖经验,围绕“生态饲草养殖”打造特色品牌,每年为40余名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年发薪酬超120万元。

湖羊文化主题乐园“巴上草原”更带动全区建成幸福农场75个、养殖湖羊2.9万头。“我们采用‘种羊基地+幸福农场+入户散养’养殖模式,既扩大养殖规模,又促进农民增收。”广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边将湖羊引进来,一边将特产卖出去,南浔区与广安区的协同水平不断提升。

在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林随处可见。但此前因农户管护技术水平有差异,柚子品质参差不齐。南浔区结合广安区龙安柚、柠檬等农业特色产业,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257万元,实施龙安柚提质增效工程,邀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户选种、施肥、修剪等。

同时,南浔区还协助当地建设集加工车间、成品冷藏库及物流仓库等于一体的“浔果江南”广安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全链条;浙江柚香谷等企业的专家也被引进到广安,协助当地攻克龙安柚果汁脱苦、精油提取等技术难题,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如今,“浔果江南”广安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年产值已超5000万元。

协同共振,广安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速。今年,该区组织本地农业企业、电商企业等近20家参加2025长三角暨对口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等大型展会10余个,达成意向性成交金额约600万元。

变“文旅流量”为“发展增量”

打造融合示范样板

走进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灵犀小筑”民宿,以二十四节气为基调打造的古典式园林令人流连忘返。除了17间客房可供住宿外,“灵犀小筑”还提供围炉品茶、汉服体验等服务。

“我们采用的‘住宿+文化体验+特色团建’经营模式很受住客欢迎。”这家民宿的经营者陈美西是个“90后”,她将“玩”的创意融入“住”的体验,带动经营效益提升。

“灵犀小筑”也是当地首个从客栈到民宿的转型项目。如今,牌坊村布局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业态,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39家、民宿97家。

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南浔区带来的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协作之初,广安区面临现代服务业态匮乏、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挑战。在南浔区的扶持下,该区借鉴浙江民宿建设运营经验,采用国企主导的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使乡村闲置资产利用率提升70%。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卖风景”,新理念的引进加速了广安区乡村价值的释放。由南浔旅投公司注资在广安成立的浔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大龙镇光明村15幢闲置农房打造浔栖江南度假区农旅结合项目,带动周边310余名群众销售农副文旅产品增收。依托“研发在浙江、转化在广安”的模式,还在广安区打造出多条精品文旅线路和消费场景。

自2018年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南浔区累计投入协作资金超过10亿元,实施产业协作项目50余个。“产业协作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带动350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我们将继续协助广安打造和提升牌坊村、大云山、浔栖江南等农文旅融合项目,让两地协作不断深化。”湖州驻广安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冯欢 张雅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