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汉县巴山大峡谷罗盘顶状元楼。 周浩瀚摄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回龙村千亩玫瑰园里,“山海情深 玫瑰联姻”八个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成玫瑰产业园是利用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打造的一个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及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园。
“到这里游览赏花,心情很舒畅。”游客代金凤说。每到玫瑰花开时节,周边县市区游客纷纷前来。
自2018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与四川省宣汉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累计投入浙川协作资金近2亿元,实施农文旅项目50多个。
“妈妈快看!云在脚下跑,像大海的浪花!”来自浙江舟山的小女孩玲玲站在月亮坪森林康养度假区的树冠云廊上,挥舞着彩色风车,欣喜不已。
这条全长1314米、最高处距地面38米的“云端走廊”,设计灵感来源于舟山市定海区“东海云廊”,自2024年10月建成开放以来,已吸引游客超过45万人次。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宣汉的桃花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还有巴小虎、柳叶剑等文创产品……”在宣汉县下八镇打造的电商直播“振兴工坊”里,本地主播张莉正在推荐宣汉特产。“通过直播带货,将村民零散产品集中销售,带动全镇2500余户村民大力发展大米、土豆片、腊肉、蔬菜等农特产品,年销量23万余斤,年销售额近52万元……”下八镇党委书记向杰军说。
借助浙川东西部“数字快车”,开展直播带货,60余种农特产品销往浙江舟山等东部地区,让巴山深处的“土货”变成东部市场的“香饽饽”,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
为带动宣汉文旅融合发展,云漫巴山康养中心被纳入舟山市对口帮扶地区首批职工疗休养基地。目前,已有4000余人次来宣汉疗休养。“这里生态好、负氧离子含量高,住在这里神清气爽,巴适!”舟山职工李先生离开时连翘大拇指。
在巴山大峡谷,褶皱地貌与“V型”峡谷成为文旅融合的天然舞台。借力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和帮扶资金打造了崖壁电梯、画架沟索道等10余个体验项目,并创新推出大型沉浸式史诗剧《梦回巴国》。今年春节期间,该剧单日最高演出3场,场场爆满。
“以前冬天没游客,提档升级后,淡季变旺季!”景区周边民宿老板卢冬梅感慨道。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与浙江企业合作开发“巴山文创”系列商品,让好资源真正转化为好产业。
拥有“花果山”美誉的宣汉县庙安镇也展现出新面貌。
“到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李花可以看,还有特色美食可以吃,真的是大饱眼福和口福!”游客龙女士高兴地说:“我是第一次在花海中吃饭,感觉别有一番味道。”2025“花在庙安”乡村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吸引来了许多游客。
这个由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打造的县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着力发展“花间经济”,通过“以花为媒、以游促兴”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做大做强,联动线上线下,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体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位于城郊的君塘镇君坝村,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了花仙谷、陌上森林、老君洞“三大农文旅园区”,建成集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民宿体验、垂钓亲水为一体的乡村全面振兴示范片,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
“以前种玉米一年挣3000元,现在挣3万元!”君坝村村民刘大姐在花仙谷做保洁工作,加上土地流转费,年收入比过去多多了。她的故事并非个例,3家企业租用土地、林地5500余亩、闲置房50余间,每年支付租金355万元;就地吸纳300余人到园区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园区的发展引来了众多研学团队,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靠旅游增收。通过入股分红,2024年君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王东说:“现在不仅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从“守着金山银水过穷日子”到“吃上旅游饭”,宣汉文旅融合结出的硕果,正是东西部协作“山海情”的最好注脚。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