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日,黔西市重新镇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推进水利设施升级改造,通过修缮山塘、新修水渠,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难题,为农业生产注入动力,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据了解,重新镇桥边社区山塘已运行60余年,是当地上千亩农田的核心灌溉水源。近年来,因设施老化,山塘出现渠道淤积、渗漏等问题,严重影响灌溉效率,制约农业生产。为破解这一困境,重新镇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41万元,对该山塘进行改造,并同步新修水渠2069.5米。
“之前沟渠没修的时候,庄稼灌溉、稻田打水都缺水源,特别不方便。现在渠修好了,水源有保障,种地、打田都省心多了。”桥边社区村民樊波提及改造后的变化,语气中满是认可。
该水利项目于去年8月5日开工,同年11月初竣工投用。建设期间,施工团队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开挖沟槽、平整地面,到加固模板、浇筑修整,全程注重工程质量,确保设施耐用性。如今,在桥边社区田间,新修的水渠如银色丝带蜿蜒延伸,清澈水流持续注入300 多亩农田,滋养着田间作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过去灌溉不便,不少农户种稻田‘靠天吃饭’。现在水源稳定了,农户们敢扩大种植规模,稻油轮作面积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跟着涨。”桥边社区党支部书记孙泽坤介绍说,“下一步,我们会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巡查、维护山塘和水渠,确保水利设施持续发挥作用,让东西部协作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据悉,截至目前,重新镇已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4个,总资金超500万元,涵盖产业灌溉、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随着一系列惠民举措落地,当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为乡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镇华 通讯员 何蕾 熊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