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玉米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穗穗都成了‘金疙瘩’!”在近日举办的粤桂协作产销对接活动现场,广西全州县两河镇上刘村驻村干部手持真空包装的“恬小诺”甜糯玉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曾经因保鲜难而滞销的本地玉米,如今依托技术升级、营销创新和党建引领,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成为广受欢迎的农特产品,带动当地200余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超过4800元。
突破技术瓶颈:真空锁鲜助力“土货”变身“俏货”
“原先玉米在常温下存放三天就会发酸,客商压价至每斤5毛,农民损失惨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派驻上刘村的第一书记廉森瑞回忆道。针对这一难题,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后,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引入食品级真空锁鲜技术,将玉米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9个月,并成功开发出鲜食与即食型玉米棒产品。
技术突破为“恬小诺”品牌注入强劲动力,产品迅速登陆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单日最高订单量突破百单。驻村队员肖志云介绍:“真空包装使玉米附加值提升300%,每穗售价达5元,还获得了广东卫视的直播推广机会。”目前,“恬小诺”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为同类农产品探索出“技术+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
拓展营销渠道:“三线联动”打通产销关键环节
在桂林银行的助农直播间,驻村干部变身主播热情推介:“网友们请看,这是我们桂北的甜糯玉米,真空锁鲜、软糯香甜!”一场1小时的直播实现销售额1.2万元。工作队还开设“恬小诺”线上旗舰店,通过短视频引流、达人带货等方式,推动线上销量持续增长。
线下方面,驻村工作队积极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推动产品进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食堂与校内超市、百悦酒店、碧居山庄等十多个点位,并与多家商超达成长期供货协议。上刘村党支部书记陆先亮表示:“多渠道布局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稳定性。”
借助粤桂协作产销会、高校校庆展销等活动契机,上刘村累计开展品牌推广活动12场,覆盖人群超过10万人次。一位广东客商评价道:“真空包装解决了运输难题,品牌故事更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强化产业生态: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以往农户分散种植、标准不一,如今我们统一品种、技术和品牌运营。”驻村工作队推动成立种植联盟,联合周边6个村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模式。种植大户王友生表示:“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再也不愁销路了!”
村里新建的玉米加工厂为4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约3000元。脱贫户陆顺英满意地说:“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产业链的延伸还带动了包装、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支部联建、人才联培、市场联拓、风险联控、利益联结”机制,上刘村将党组织建设深度嵌入产业发展各环节。驻村第一书记廉森瑞透露:“我们正在积极申报进入‘广东消费帮扶交易中心网上商城’,进一步拓展更广阔市场。”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畅销”,从“低端原料”到“高端品牌”,“恬小诺”甜糯玉米的成功转型,印证了党建引领下技术创新、营销赋能、协作联动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两河镇上刘村的实践表明,驻村帮扶工作需以技术突破为基础、精准营销为支撑、党建聚力为保障,方能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唐畅、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