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光伏板追着太阳跑,能满足湖南一个家庭一天的基本用电。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工程投产,让塞上绿电跨越千里点亮湘地;
一座数据中心,让千里之外的信息毫秒间完成处理。“东数西算”战略下,宁夏成为算力蓝海,数据中心蓬勃发展;
一片沙漠,从不毛之地变身“观星胜地”。“星星故乡”品牌持续升温,西夏陵等景区成旅游热门。
如今的宁夏,凭借绿电、算力、文旅三张名片,书写着塞上江南的新传奇。
第一张名片:塞上绿电
“宁电入湘”工程正式投产送电。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翻高山、穿峻岭、跨黄河、过长江,8月20日上午,我国首个获得核准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工程——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这条起于宁夏中卫,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止于湖南衡阳的电力“巨龙”,将塞上江南的清洁能源输向三湘大地。
“你可能都想象不到,从宁夏到湖南输电只需约0.005秒,也就是说连眨一眼的时间都用不上,就可跨越上千公里,直通湖南。”宁夏±800千伏中宁换流站站长丁宁告诉记者,每年可从宁夏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
“宁电入湘”不仅是一条输电通道,更是一条“共赢之路”。
近年来,宁夏聚焦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谁能想到,闲置的屋顶晒着太阳也能有收成?在银川闽宁镇福宁村民高玉祥家的屋顶上,装设了40千瓦的光伏板,一年下来的收入能有四万多元。
12年前,从隆德县移民到原隆村的马云珠和丈夫齐心协力打拼,彻底告别苦日子。2023年家里又添置了一台新能源汽车。“家门口就有充电桩,镇上也有,很方便呢。”马云珠说。
再过几个月,福宁村村民就不用再自己烧锅炉了,煤改电项目正在火热进行,村里家家户户将实现从“燃煤取暖”到“绿电暖家”的转变。截至目前,闽宁镇已有3441户居民完成清洁取暖煤改电,2025年将全面完成改造。
如今的闽宁镇,一块块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列在空地、屋顶,光伏大棚内蔬菜长势喜人,光伏车棚、光伏充电桩等随处可见……20多年来,在闽宁协作帮扶下,闽宁镇从“干沙滩”变为“金沙滩”,如今凭借着“风光”资源禀赋,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绿电”小镇。
宁夏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新能源装机4133万千瓦,装机占比57.84%,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居全国首位、人均新能源装机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消纳率连续6年居西北第一。
新能源的“风光”正照亮宁夏的未来,塞上绿电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
第二张名片:算力蓝海
航拍中卫云数据中心。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福建厦门一家企业园区,无人驾驶安防车四处巡逻,可进行AI识别与风险预警。车辆实时采集的音视频、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完成AI识别与风险预警耗时仅100毫秒。
“十四五”期间,宁夏在算力发展上大踏步迈进,不仅成为全国首个“交换中心+枢纽节点”双中心省区,也在全国“东数西算”战略格局中担当重要作用。
记者走进建设中的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时,24小时轮班作业。今年年底,这里预计新增超过8万台标准机架、5个万兆集群,支撑10万卡算力规模。
为什么这些海量数据要“跋山涉水”来到宁夏中卫?
论地理位置,地处中国陆地几何中心,距离全国各主要城市均不超过2000公里,是光纤直连的理想路径选择点,且地质稳定、气候干燥,年均气温低于8℃,天然适合数据中心散热。论运营成本,电力资源充沛且成本低廉——工业电价低至0.36元/千瓦时,仅为东部地区的45%。可以说,数据在这里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居住环境”,享受24小时空调开放、永不断电的服务器。
“我们不仅提供场地,更参与了算力生态的构建。我们将在目前与美团、字节等头部企业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合作,结合自有算力优势,辐射形成覆盖虚拟卡时、模型服务、智能体开发等的全栈式工具链。探索算力新型销售模式,实现异构异地算力资源并网、模型应用并网销售的新路径,构建线上线下的全网销售能力。”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算力运营分公司总经理段立说。
近年来,宁夏围绕“建设全国算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东数西算’产业基地”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土地、税收、用电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构建起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宁夏。
如今,宁夏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绩亮眼:全区标准机架数达13.9万架,打造10万卡集群,智算算卡数达11.6万张,按FP32计算的智算规模居全国第3位,智算占比超过65%。
乘着“东数西算”东风,一条条数据高速公路贯通,一个个数据中心在宁夏“生长”起来,数据和算力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宁夏开启了逐梦数字蓝海、竞速算力赛道的征程。
第三张名片:星星故乡
“大家现在看到的迦陵频伽是‘人首鸟身’,形态可爱,又称妙音鸟,在佛经记载中妙音鸟能给人带来幸福。”在位于贺兰山下的西夏陵博物馆展厅内,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讲解。
“神奇宁夏,不虚此行。”在河南郑州某高校就读的大二学生方韵阳趁暑假结束前,和家人一起打卡西夏陵。
暑期旅游旺季,西夏陵景区游人如织,打卡拍照的身影随处可见。随着今年7月11日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也成为中外游客来宁夏必选的打卡地。
看过西夏陵,再去追星星。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具特色,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星星的故乡”特色旅游品牌,是全国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沙漠音乐会、沙漠焰火晚会、沙漠观星节,这个夏天,中卫腾格里沙漠热闹非凡。
“晚上看星星好有趣!”前不久,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邓女士再次和家人一起来中卫沙坡头游玩,“上一次来没有预定到星星酒店,这次特意提前一个月就做了规划。”沙漠餐厅、星空剧场,全方位的沙漠体验,让她直呼过瘾。
作为全国首个沙漠旅游度假区,沙坡头景区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体,兼具西北的雄奇和江南的秀美。景区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8公里,完全远离城市光污染,是观测北半球三大流星雨的最佳地点之一。8月中旬,2025年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在沙坡头举办,科普专家带领天文爱好者在浩瀚星空下感受“伸手触银河”的奇妙体验。
“未来,我们将不断丰富沙漠夜间旅游业态,让更多人来中卫感受大漠星空的魅力。”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广播电视科科长王媛介绍。
沙漠旅游热度不减,宁夏六盘山下的泾源县则用丝丝凉意留客。陕西西安游客李先生在房车营地避暑纳凉住了两个月,舍不得离开。“这里18℃的夏天,名副其实!”
贺兰山下、六盘山上、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塞上江南的新图景,正在每一度绿电、每一个数据、每一片绿意中,从愿景变为可感可触的幸福生活。
(何晶茹、赵文瑞、姚奕、宽容、穆国虎、梁宏鑫、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