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清晨,广西靖西市的深圳龙岗—百色靖西粤桂协作共建产业园一片繁忙景象。靖西市广泰昌食品有限公司门外,运送货物的货车排起长队;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将新鲜出炉的腰果分袋入桶、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各地。

“当下腰果市场需求旺盛,我们每天生产的产品都供不应求。”靖西市广泰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勇兴奋地介绍。这位来自广东韶关的创业者,是粤桂东西部协作启动后首批入驻靖西的东部企业家。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他看中靖西独特的沿边区位优势,采用“边贸+合作社+村集体”模式,投身腰果产业。在靖西深耕的8年里,他见证了这座“第二故乡”和腰果落地加工产业在粤桂协作机制推动下的巨大蜕变。“过去,我们仅对进口腰果原料进行炒制、脱皮等基础加工。如今,借助粤桂协作帮扶,我们多次外出参加产品推介会,靖西腰果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也更精准把握了市场动向。去年,我们研发的多种风味腰果上市,不仅拓宽了市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还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刘勇感慨道。

靖西地处桂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52.5公里,拥有龙邦国际口岸、岳圩口岸及4个边民互市点,发展口岸落地加工产业优势显著。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与靖西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靖西沿边优势,大力发展粤桂协作口岸经济落地加工产业集群。通过“筑巢引凤、腾笼换鸟”举措,引入深圳先进口岸管理经验,建成“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共建产业园”,实现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落地加工及现代服务业一体化;打造“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有效解决靖西易地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深圳人马礼章同样嗅到了靖西腰果落地加工产业的发展机遇。2024年,他另辟蹊径,在“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投资建设专门生产腰果铁桶包装的配套企业——靖西市嘉茂科技有限公司。在良好营商环境与粤桂协作政策的双重助力下,该项目从规划到落地投产仅用2个多月,成为2024年靖西首个建成投产的粤桂协作项目。目前,企业日均生产铁桶10000只,年产值超3000万元。今年,马礼章正积极推进第二条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后,铁桶日产量将达30000只,将为靖西及周边地区腰果加工企业提供坚实配套保障。

在靖西,除腰果产业蓬勃发展外,进口水(海)产品落地加工也势头正劲。龙宝食品有限公司是2024年通过粤桂协作机制招商引资入驻园区的广东企业,主营巴沙鱼、金鲳鱼预制菜生产。考虑到企业对大面积厂房的迫切需求,靖西市迅速采取“腾笼换鸟”策略,不到1个月便为其落实近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同时,投入700多万元粤桂协作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所有,每年可为2个乡镇7个行政村增加近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谈及投资靖西的原因,公司董事长吴宝红表示:“靖西优越的区位优势、地方对落地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再加上粤桂协作优惠政策扶持,让我们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

“靖西沿边区位优势突出,落地加工产业基础扎实、前景广阔。”深圳市龙岗区派驻靖西挂职的协作干部冯志刚介绍,落地加工产业不仅推动边境贸易和物流产业发展,还在促进群众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目前,靖西已入驻落地加工企业24家,涵盖坚果、冷链水(海)产品、中草药及香料加工、水果等多种业态;完成互市贸易备案的边民合作社达29个,无纸化备案边民2.27万人、运输车辆369辆。边民通过边贸物流服务月均收入约8000元,装卸货物收入超3000元。2个边境乡镇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累计获“粤桂协作资产红利”近400万元。2024年,靖西边民个体工商户注册1.29万家,参与互市12.6万人次,落地加工累计产值达34.8亿元,粤桂协作推动下的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已成为促进靖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何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