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5万余亩高山冷凉蔬菜陆续迎来采收期,漫山遍野的蔬菜一望无际,犹如一张巨大绿毯,铺展在群山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伍寨乡白云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娃娃菜圆润饱满、一颗颗白萝卜粗壮挺立、一片片牛心甘蓝青翠欲滴。菜农们在田野里紧张忙碌地采收成熟的娃娃菜,然后拉运到冷库分拣包装后发运到上海、浙江、重庆等地。

伍寨乡白云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025年7月30日摄

伍寨乡白云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永善位于云贵高原腹地,因其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自然隔离好、土壤无污染,被誉为冷凉蔬菜生长的“世外桃源”。这里产出的蔬菜不仅内部抗氧化物质含量丰富,且口感鲜嫩,深受东南沿海消费者青睐。一颗成熟的有机娃娃菜,在剥去外层的叶子后,单颗售价可达2.3元,成为各大商超和电商平台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今年公司种植冷凉蔬菜总面积3000余亩,我们严格按照订单化、标准化进行生产种植。除了生产有机娃娃菜,还生产有机白萝卜、有机水果甘蓝。我们种植的蔬菜从以前的按吨卖,到现在按颗销售,今年预计产值3000余万元。”永善县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传松介绍。

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下,当地群众也积极参与冷凉蔬菜的种植行列中来,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还实现了增收致富。在伍寨乡中寨村,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的巨翼之下,翡翠般的牛心甘蓝生机盎然。种植大户陈选芝正带领十余名工人采收牛心甘蓝,通过农用三轮车转运到冷链车里。2024年,看到家乡的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陈选芝一家果断从南京返乡种植蔬菜,初次种植的他们一家便尝到了甜头。今年,她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牛心甘蓝采收装车--2025年7月30日摄

牛心甘蓝采收装车。

“我们之前在南京上班,去年才回来,想着种牛心甘蓝。去年种了90余亩,今年又扩大了面积种了170多亩,销路都不愁。”陈选芝说。她的返乡创业也带动了邻里就业,正在基地干活的群众卢大银对此深有体会:“除了我们工资,他家还要付三轮车的油钱,每人1天100块钱,工资每天结算,在这里做活方便,还能照顾家中老人。”

从田间到舌尖,冷链运输是关键。经过快速处理和冷链运输,清晨还带着露珠的蔬菜,次日便能现身东南沿海市场,让消费者能及时品尝到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鲜美。

“我们今天采摘了20吨牛心甘蓝,发往上海、武汉,今天发车的话明天下午就能到达市场。”永善洺旭生态农业蔬菜基地负责人杨洪浪说道。

在茂林镇永安村洪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第二茬牛心甘蓝种植正如火如荼。三十余名群众分工协作,拉线、挖坑、施肥、盖膜、戳孔、覆土……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运转有序。

青翠欲滴的娃娃菜-2025年7月30日摄

青翠欲滴的娃娃菜。

“我们合作社种植有冷凉蔬菜500余亩,目前头茬已经采购完毕,开始种植第二茬。”永善县洪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李寿洪说道。

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冷凉蔬菜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据李寿洪介绍,他们合作社每天至少需要30余名周边群众务工,每月发放工资达10万元左右。正在基地务工的李廷荣夫妇满意地说:“我家是茂林文山村的,我们夫妻都在这个基地务工,两个人一个月有7000多块的工资。”

近年来,永善县依托高寒山区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冷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28家龙头企业深耕山区,培育合作社10余家、种植大户逾百户。2025年,全县越夏高山冷凉蔬菜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总产量超12.5万吨。同时,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串联起云端“菜园子”与城市“菜篮子”,建成市场和冷链物流体系,搭乘消费帮扶快车,让冷凉蔬菜产业在“云端”绚丽绽放,实现了从“论吨卖”到“论颗卖”的华丽转身,冷凉蔬菜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热产业。(甘光涛、杨亚莉、卓韫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