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四次找张大夫复诊了,吃了她开的方子,心里那股子烦躁劲儿全没了,浑身舒坦!能在家门口挂上北京大夫的号,真是太方便了。”兴安盟科右前旗金碧苑小区居民包玉红攥着刚开好的药方,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这份跨越千里的医患情缘,源自于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科右前旗科尔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京蒙对口帮扶。今年5月,马连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张蕊来到科右前旗,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帮扶之旅。三个月很短,短到刚熟悉了草原的黄昏;三个月又很长,长到足以让医者仁心在农牧民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让京蒙两地的情谊在药香里悄然生长。

“鼻炎堵得睡不着?我给你扎几针试试。”张蕊的诊室里,这样温和的问询每天都在响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班出身的张蕊,带着一身中医绝学扎根草原,面对过敏性鼻炎、失眠、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总能用精准的药方、灵巧的针灸、温热的艾灸化解患者痛苦。每天,她的诊室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群众,600余张康复的笑脸背后,是她放弃午休接诊的坚守,是她为偏远患者预留号源的细心,是她把每个病例都记在心上的认真。

诊室之外,张蕊的身影总在年轻医生中间。“脉诊时要沉取有力,针灸时要层层递进……”在科尔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室,张蕊面对面现场教学,握着年轻医生的手反复示范,银针在她指间流转如飞。“帮扶不是走秀,得把真本事留下。”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三个月里,她硬是把3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办成了“爆款课堂”,150名医务人员跟着她学习了过敏性鼻炎综合疗法、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4名年轻医师成了她的“贴身徒弟”,病历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针灸时手把手的指导,她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书本知识真正变成了临床能力。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张蕊的脚步却更忙了。她协助社区开设减重门诊,把“治未病”的理念种进草原;她建立医患交流群,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整理成册,还和科里约定:“以后你们解决不了的病例,随时找我远程会诊,让北京的专家资源一直为草原人民服务。”

“张蕊老师留下的不只是药方,是能治病的技术,更是带不走的医疗队。”科右前旗科尔沁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林波眼中的光,映照着这份跨越千里的帮扶情谊。(赵永慧、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