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涛激荡协奏强音,尼尔基湖铺展振兴新图。在东西部协作战略纵深推进的第八个年头,北京市石景山区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携手绘就新时代共富画卷。八载春秋,石景山区“首都智库+市场活水”双轮驱动,累计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投入帮扶资金3.72亿元、实施项目276个,助推该旗全方位发展。这场跨越千余公里的“双向赋能”,正以“石莫方案”描绘区域协作的新蓝图。

因地制宜解难题

走进位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的呼伦贝尔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着。在先进的屠宰机械加持下,很快完成了从一头猪进入屠宰车间到流水线终端完成分割的全过程。该公司在带动当地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2024年,该公司屠宰生猪22.41万头,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

企业与地方实现双赢的背后是石景山区及多方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2020年,在北京市支援合作办指导协调下,石景山区帮助该旗成功引进肉类食品行业龙头国企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集团,由企业投资1000万元,京蒙帮扶资金投入2000万元,成立呼伦贝尔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项目于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1年1月正式投产运营。截至今年2月,企业累计屠宰生猪达108万头,累计产值21亿元,实现了“盘活一处亿元资产,发展一方生猪产业,带动一批农民就业”的目标,实现当地规模屠宰企业零的突破。

围绕盘活的生猪屠宰基地项目,北京市支援合作办、石景山区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共同谋划、全力推进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一条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联动投入3365.6万元建设高标准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024年促成示范基地引种投产运营,共引进育种猪6700余头,预计年出栏生猪7.5万头,可提供140个岗位,间接受益1000余人。同时,对接“大市场”,延伸产业消费链条。2020年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累计投入600万元,用于发放运输补贴推进消费帮扶,推动肉类产品拓展销售渠道,2021年以来帮助该旗销售优质农副产品突破30亿元,其中大红门猪肉销售额达到21亿元。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石景山区围绕助力该旗做大做强大豆特色产业,成功引入北京龙头企业吉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编制该旗大豆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建设豆类精选加工厂,年筛选优质大豆2万吨、产值9200万元,与北京芽苗菜企业形成供销联动。2025年谋划使用京蒙资金3000万元实施百万吨大豆食品粕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提升大豆加工量18万吨,带动就业100人,其中脱贫人口15人,项目所在地农户1091户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人才汇聚增能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教育和医疗是关乎百姓民生福祉的大事,自2018年起,该旗向北京市石景山区派出跟岗学习教师202人,通过跟岗学习,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融合教育、三级工作坊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旗内全面铺开。同时,石景山区教委派出57名支教教师,他们在常规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教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体育舞蹈——舞狮》,填补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学科空白……通过双方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为该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而使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可持续人才培育之路。

2018年以来,石景山区先后选派55名医疗专家来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开展驻点帮扶,开展诊疗7216人次、带教查房324次、手术652例、示教手术317例,业务培训247次,会诊572次。石景山区医疗专家在开展带教等工作的同时,帮助当地开拓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推进重点学科发展和建设。近年来,骨科、康复科、外科、妇科、内科等科室共开展新技术40项,开展中医推拿、磁共振增强扫描、口腔种植门诊、疼痛门诊新业务4项,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大幅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的“专家级”服务。

2023年8月,该旗人民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建立结对关系,建立了医疗美容科和整形外科,截至目前,科室已接诊患者1305人,被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确定为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实施单位。家住黑龙江省嫩江市的刘某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2024年11月在该旗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她的母亲说:“开始我们决定去上海进行手术,听朋友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医院就能手术,于是我退了车票带着孩子就来了。李海东博士给出了治疗方案,做这个手术外面不会有任何刀口,我特别认可。术后也没让我们失望,现在我女儿恢复得特别好,太感谢李博士了。”

牵线搭桥稳就业

石景山区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结对至今,两地始终坚持高位会商、高频对接,历任党政主要领导互访对接14次,各领域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近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抵达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就“2025京蒙协作”长期合作框架展开洽谈。此次洽谈聚焦劳务输出、品牌共建及区域协作,旨在通过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推动民族地区劳动力高质量进京就业,为京蒙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双方将以通过阶段性互访、技能培训共建、定向岗位输送等机制,推动劳务协作长效化。为提升务工人员竞争力,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就业服务中心将联合北京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定制化家政服务课程,涵盖育婴、养老护理、高端家政等热门领域。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品牌化运营,帮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劳动者在京站稳脚跟,形成‘技能提升—稳定就业—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

京蒙一家亲,就业促增收。在京蒙协作政策推动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北京市石景山区不断深化合作交流,组织招聘会、举办培训班,选派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教师北京跟岗培训外,2024年,北京爱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安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莫旗五家培训机构签订了京蒙协作家政服务类校企合作协议,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劳动者掌握了就业技能,为在北京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

八载协作路,一曲奋进歌。石景山区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携手书写边疆振兴答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工作力度,聚焦“四项行动”,重点支持产业协作、消费帮扶、劳务协作、干部人才培训、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谱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现代化发展新篇章。(李金梅、郭萍)

来源: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