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教研还能这样‘玩’!”“从‘教授课文’到‘教授语文’的理念转变让我眼界大开!”3月25日,来自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50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结束了为期11天的“金华取经行”,带着十多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满脑子创意风风火火返程。
据了解,为了深入推进浙川东西部协作扶鹰计划项目,持续加强四川巴中通江县教育人才的提升培训,通江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在位于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开班。通过两地的联动,聚焦“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采用“理论+实践”“讲座+研讨”“跟岗+反思”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助力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帮助通江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这场跨越1500多公里的“教育约会”,擦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此次活动对我们优化高原地区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来自通江县实验中学的教师何璐平表示,专家将浙江教育的创新理念与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让巴山深处的语文课堂既有“小桥流水”的诗意,更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情。
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浙江兰溪与四川通江不断深化交流交融,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培养等项目,构建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协作格局。今年,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改善提升。
“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协作,不仅为通江教师打开了专业成长的新视窗,也为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江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米炜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院校协作、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人才交流、学生联合培养等工作,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金华—巴中是浙川两省唯一一对同时承担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任务的结对城市,承载着重大的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在此前的相关会议上,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巴中市帮扶工作队队长陆庆丰表示,援川干部和专技人才要深刻理解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珍惜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沈桦、金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