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用型高校高质量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闽江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高校校领导参加研讨。研讨会聚焦“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应用型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与会专家开展理论研讨、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应用型高校高质量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闽江学院校长舒继武在致辞中表示,推进应用型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期待以本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探索“大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出应有贡献。

主旨报告环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蚌珠认为,要用系统观念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既要探索尊重一般规律,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按照自身特点建设思政教育体系,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科技大学群团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新明提出,以社会实践工作为切入点,建立社会实践必修课体系,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分享了学校如何发挥校本红色资源育人优势,挖掘百年校史“大富矿”,构建红色育人“大场域”,打造第一师范“大品牌”,建设“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宜宾学院党委书记马洪江结合学校“平实之心”育人工程,展示育人过程中聚焦组织保障、队伍合力、阵地支撑、课程深度,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闫龙介绍学校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红色血脉,着力构建“红色筑基、理论铸魂、实践逐梦”三位一体“大思政”育人格局。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把“一个根本任务”具体化为“两个核心目标”,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努力践行“四个重要要求”,深入实施“五育并举”行动、“六暖工程”和“‘七个一百’大学生成长计划”,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闽江学院、榆林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四所“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高校共同启动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325”行动计划。未来通过3年时间,从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创新两个维度协同推进,聚焦“课程—师资—实践—教研—平台”5个层面,打造跨地域的中东西部联学联教联研的“大思政”育人新生态,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跨校合作机制,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实践范式。(闽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