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2月13日电(奚金燕)2月13日,浩瀚东海之滨,浙江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人们开足马力抢抓节点,用实干奋进全力夺取新年“开门红”。2025年,金台铁路计划开累完成路基50%、桥梁60%。

在建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浙江交通集团 供图

  在建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浙江交通集团 供图

  金台铁路是浙江省首条省方自建自管跨海铁路项目。为克服台风、潮汐、高湿高盐、地质复杂等施工难点,浙江交通集团金台铁路建设指挥部积极开展“数字赋能建头门跨海精工筑金台”专项行动,在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相继研发应用了BIM+GIS数字化管理平台和WS智能AI监管平台,并在工艺工法方面持续创新,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有序推进。

  2025年以来,随着BIM平台“工序对比”功能的开发完成,金台铁路实现了自动对检验批、监理日志、监理旁站记录进行复核、预警,确保了项目质量安全用人少、精度高、管得好。同时,项目各分部以跨海特大桥数字化模型为依托,倒排工作计划,有序明确跨海特大桥年度任务,提前“预制”工艺工法,确保计划到哪、施工到哪。

  这是创新驱动助力项目建设的缩影。连日来,浙江交通集团多个在建铁路建设项目锚定建设目标,不负春光抢抓施工“黄金期”,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向“新”突破,以创新为笔谱写铁路建设项目新篇章。

  浙西群山之中,浙江交通集团衢丽铁路二期李家大桥建设工点一片繁忙景象,现场工人们进行路基工程混凝土拱形护坡支模作业,为新年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冲刺。

  依托“全国首个全咨铁路项目”的创新管理模式,衢丽铁路二期项目持续完善管理流程、深化“共建共管”“全咨+代建”模式下工作成效,落实标准化工地示范点建设,奋力打造全咨模式城际铁路示范工程。在浙江省内首批引入应用防脱空智能监控系统、3D断面扫描大规模应用等一大批、集成式的创新工艺工法和设备在全线广泛应用,助力项目先后贯通了华东地区最长在建山岭铁路隧道——衢丽铁路枫树岭隧道等诸多重难点工程。

  2025年,衢丽铁路一期项目将重点贯通丽阳山等4座隧道,完成马村特大桥、清路特大桥等24座桥梁主体工程,实现站前工程向站后工程的过渡,完成东西岩站站房结构工程封顶;衢丽铁路二期项目将重点推进阳山隧道、叶家殿隧道等控制性、重难点工程,完成衢江特大桥水中桥墩及首片梁架设,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夯实根基。

  目光转向金建铁路。连日来,在杭州建德茶叶坪隧道,施工团队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围岩频繁突变等严峻挑战,稳步推动隧道施工进展。在新安江特大桥,3#、18#号块预应力张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人们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张拉精准无误,为大桥稳固的结构筑牢根基。

  在建设过程中,金建铁路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兰江特大桥,借助BIM技术对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衰减模式进行深入剖析,进而优化了斜拉索抗滑件的布置方式以及安装、张拉等施工工艺,显著提升了桥梁的安全性能。

  浙江交通集团金建铁路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洋溪特大桥建设过程,项目在全国首次应用基于先张法竖向预应力铁路混凝土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技术的智慧造桥机,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连续梁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的弊端,还通过数智化手段对施工全程实时监测,大幅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效率。

  当下,创新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交通一线,创新驱动如何赋能项目建设,为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值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