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武胜驿镇位于甘肃省庄浪河谷地的最北端,凭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成为了马铃薯和红叶莴笋等特色农业产业的理想之地。近年来,科技创新和东西部协作不断为当地农业注入新活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永登县科技局结合津甘双地协作战略,聚焦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大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项目开发,通过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立足产业实际需求,深入实施“永登县二阴山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及种薯扩繁项目”和“永登县红叶莴笋加工及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北繁南种”试验
开拓马铃薯种植新途径
以马铃薯原种“北繁南种”为探索方向,依托永登县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500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永登县科技局实施了“永登县二阴山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及种薯扩繁项目”。该项目通过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了种薯质量不高、品种混杂、田间病烂、退化严重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当地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措施包括引进6个优良品种,如闽薯1号、冀张薯226号等,并开展田间扩繁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的马铃薯品种。此外,项目还研究了节水型密植繁育技术和山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根据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数据采集、产品检测等关键数据,进行马铃薯“北繁南种”品种引进筛选和微型化繁育、丰产栽培、标准化耕作等技术分析,总结提出优质栽培技术规范,提升了当地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引领,该项目带动了50余户脱贫户和150户农户,年人均收入稳定在800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可持续增收的途径。
延链补链强链
助力红叶莴笋产业做大做强
红叶莴笋是永登县的另一特色农业产业,特别是在武胜驿镇,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万亩。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农民收入波动,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挫伤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对此,永登县科技局实施了“红叶莴笋加工及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重点推进莴笋新品种的选育及加工技术的创新。该项目依托永登山水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10亩试验示范基地,并建立了笋干加工生产线。通过对10个红叶莴笋新品种的试种和数据采集,项目团队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开展莴笋笋干加工试验研究,测定加工过程中研究总结出加工的最佳温度、湿度控制、降低加工能耗的技术工艺等各项技术指标,总结出加工笋干的最佳技术工艺,提升了莴笋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尤其在脱水蔬菜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红叶莴笋笋干加工不仅稳定了价格,还拓宽了销售渠道,显著提高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提升了农民的收入稳定性。东西部协作是推动永登县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永登县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天津科技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围绕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东西科技协作帮扶,抓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解决当地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 华静 通讯员 李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