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与广州天河区结成帮扶关系以来,七星关区与天河区在产业发展、教育帮扶、资金支持等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天河区作为“输血者”和“引领者”,向七星关区提供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等支持,七星关区则主动作为,积极靠前行动,在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用纱布或纸巾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面轻轻划开……”
近日,在毕节二中化学实验室,老师正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观察的实验。崭新的光学显微镜、培养皿、烧杯、滴管等各类实验器材一应俱全,大家利用这些设备尽情地探索着微观世界的奥秘,脸上绽放出惊喜而兴奋的笑容。
“我们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230万元为学校新建心理咨询室,并对物理、化学实验室、微机室进行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毕节二中党委委员、副校长覃芳介绍。
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毕节二中得到了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广州奥林匹克中学等多所学校的倾情帮扶,学校在课程设置、教研教改、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整合校内机构、设立一办五中心、完善一训三风等,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同时,学校作为“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学校,帮扶团队从校园建设、设施设备、贫困生资助、教研教改、教师培训、跟岗学习等进行全方面的帮扶。
“去年通过跟岗学习,学到了很多,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现在课堂节奏把控、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学科素养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了。”毕节二中教师张敏介绍。
同样,七星关区第四实验学校也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办学环境得到改善,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在教研联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显著提升。
“我们学校是粤黔协作100所示范校中七星关区唯一的一所小学,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天河区通过人力帮扶强师、物力支持优条件、财力投入促发展等方面给予我校最大的支持,助力学校全面发展。”七星关区第四实验学校副校长丁芹介绍。
自2021年以来,七星关区第四实验学校累计争取粤黔帮扶资金156万元用于打造校园文化场所、拓宽环境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还建成计算机教室及数学强基实验室各1间。同时,天河区每年派驻“星火支教团”到校,深度参与教研教改工作,不仅带来先进教育理念,更通过精准指导,有效推动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翰林、甲秀、碧玉3个校区,153个班级9450人,获省、市、区荣誉称号42项,教师们干劲高昂、砥砺奋进,学子们精神抖擞、欣欣向荣。”丁芹信心满满的说。
据悉,自广州市天河区与毕节市七星关区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已组织天河区27所学校与七星关区33所学校结对,并开展领导互访、线上培训、人才互派等实质帮扶活动;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超1700万元,精准用于七星关区办学条件改善、提升师资水平等,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讯员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