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美术馆立足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的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浙江在文化建设、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优势,通过构建“三促三通”模式,深化推进浙江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西部地区文化艺术领域多层次交流协作,成功打造“典藏大脑”“浙派名家典藏作品展”“悦藏·美术馆藏品公众平台”等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对口支援品牌项目。
一、发挥浙江数字引领优势,搭建“典藏大脑”促进东西部资源互通。
“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关联文化资源数据,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梳理东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浙江美术馆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全国首个跨省际通用的美术藏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形成集美术典藏资源数字化采集、录入、聚合、管理、查询、共享、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典藏大脑”。
浙江美术馆对新疆阿拉尔美术馆工作人员开展“典藏大脑”培训
为精准帮扶西部地区美术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浙江美术馆组建了“美术典藏云上见”对口支援工作小组,近年来奔赴新疆阿克苏地区美术馆、阿拉尔美术馆、库车市美术馆、阿瓦提县文化馆、西藏美术馆、四川阿坝州文化馆、甘孜州文化馆、青海美术馆、海西州美术馆等4个西部省份的美术场馆,对当地人员开展平台系统安装使用和藏品数字化技能培训,累计支援10余批次,总行程达12万公里。目前,东西部地区已有46家美术馆入驻“典藏大脑”,4万余件美术藏品实现“云上见”。
浙江美术馆与克拉玛依美术馆进行座谈交流
阿克苏地区美术馆负责人表示:“‘典藏大脑’不仅极大提升了我们典藏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让‘跑数据’代替‘跑库房’,‘电子账’代替‘手工账’,而且解决了馆际、省际藏品资源‘数据孤岛’困境,通过藏品互借,提高了藏品利用率,缓解了基层美术馆藏品资源匮乏的难题,能够带动策展、研究、公教、传播等业务向现代化美术馆转型。”去年,该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评为“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优秀项目。
二、发挥浙江美术重镇优势,举办名家展览促进东西部文化融通。
浙江是近现代中国书画重镇,涌现出吴昌硕、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沙孟海、徐悲鸿等一大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家巨匠。以此为依托,浙江美术馆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浙派书画名家典藏体系。为传播和展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加强浙江与西部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浙江美术馆将向西部地区送展览、赠送书画文献资料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加以推进,每到一地,结合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精心挑选30件左右馆藏名家代表作品进行策展,打响“浙派名家典藏作品展”品牌。
浙江美术馆赴青海美术馆举办“时代丹青·浙江美术馆藏浙江近现代名家书画展”
浙江美术馆向凉山州文化馆(美术馆)捐赠书画文献资料
比如,围绕“一带一路”主题,赴新疆乌鲁木齐美术馆举办“湖山丝路情”展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文化“联姻”;今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浙江对口援藏30周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6月赴青海美术馆举办“时代丹青”展览,7月赴西藏美术馆举办“情回西藏”展览,9月赴成都美术馆举办“东方智慧”展览,10月赴新疆克拉玛依、阿拉尔两地分别举办“天山抒怀”“情系南疆”展览。
活动上,浙江美术馆与浙江交响乐团联袂,创新开展“音画融合”展演,当地群众不仅能欣赏众多浙派名家美术作品,还能观看《采茶舞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充满江南韵味的精彩演奏,在音符与画笔共舞、旋律与色彩交辉的氛围中,进一步增强了东西部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共谱民族团结情的文化自觉,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发挥浙江共富先行优势,推广“悦藏”平台促进东西部民心相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中央赋予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美术馆积极推进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以开展“文化润疆”活动为契机,结合微信小程序开发了可供社会大众阅览的“悦藏·美术馆藏品公众平台”,构建起“一平台、一张网、跨终端、多场景”的数字文化直达群众服务模式。今年10月,“悦藏”平台在新疆克拉玛依美术馆、阿拉尔文化馆成功举行发布仪式,当地群众纷纷关注点赞,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浏览丰富的美术藏品、画册、海报、云展览等优质数字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掌上移动美术馆”,有效满足了西部地区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