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塘子边社区少年儿童之家迎来了一支“特色”支教团队——“山海情·关爱一老一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1名来自上海的教授和6名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临时组团”远赴祖国西南边陲开展社会实践。

穿针引线,一位挂职干部的山海情缘

带队的范金辉老师是东华大学的教授,范教授曾在昭通市盐津县挂职副县长,从此,范教授就与云南有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把云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号召大学生志愿者到云南开展社会实践。

范金辉教授(第四排左一)与实践团队的结营仪式。

为促成此次实践活动,范教授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协调学生服务保障,调研分析选点情况,最终选择文山州“少年儿童之家”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他向学生们讲述自己与云南的故事,介绍“老山精神”,推荐文山的红色历史和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希望同学们通过到边疆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突破次元,两个跨域部门的创新协作

“关爱一老一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是共青团文山州委、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经过反复磋商,共同探索实施的创新项目。聚焦寒暑假,以大学生服务“一老一小”为重点,由上海方招募并组织大学生到文山参与社会实践,共青团文山州委负责需求对接、制定课程、协助调研、做好服务,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项目合作。

此前,双方共同开展寒暑假“山海情”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上海研学营,免费组织文山籍在上海务工人员子女到上海与父母团聚,开拓眼界学习知识,感受上海发展的脉搏,成为了稳定就业的关爱之举。此次项目体现了东西部协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社会实践把大学生志愿服务带到文山,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边疆地区少年儿童,把志愿服务奉献给孤寡老人,进一步解决在外务工人员后顾之忧,是留住务工人员的一次全新探索,同时通过提供基层实践平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激活动能,三种志愿角色的正向引导

北京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尹书山是本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他的服务内容是为孩子们教授英语,他希望自己能为孩子们的学习道路点燃一丝希望。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谢航整个暑假都在参与各实践团队调研,他看到招募公告后立即报名马不停蹄从上一个实践点赶赴马关县,在10天的服务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养老、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旅游等都有了进一步了解。

东华大学的王志远担任这次实践团队的队长,每天负责细化课程表、记录团队日常、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工作成效,他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普及自护教育和法律知识,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通过陪伴让孩子们不孤单,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担任着三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作为高校的“三下乡”志愿者,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实践的延伸,以他们的故事激励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未来;第二种身份是作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他们主动融入社区,贴近基层,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开展亲情陪伴,在与少年儿童接触过程中积极进行朋辈正向引导,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三种身份是作为“返家乡”志愿者,通过社会实践舞台进一步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影响更多当地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促进社区服务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挺膺担当,多地高校学子的为爱留守

此次实践项目招募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华大学,他们放弃自己暑假时光,从五湖四海跨越千里相聚文山,在马关县塘子边社区、马关县中心敬老院进行10天的社会实践。

在塘子边社区,70名少年儿童分为3个班级,实践团通过科学、艺术、趣味英语等内容,以小课堂的形式向少年儿童传递知识,志愿者结合各自的调研主题,与留守儿童面对面交流,通过防校园霸凌主题讲座、心理健康小游戏等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未成年人自护教育。

志愿者在马关县中心敬老院服务。

在敬老院,志愿者们了解到护工照顾失能老人的日常工作,在为老人冲泡奶粉、分发月饼、整理房间、下象棋等陪伴中,提供有品质、有温度的志愿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多样化。

据悉,文山州2024年暑假共有31个高校42支“三下乡”团队322名师生,服务约3000名留守儿童。高校志愿者“三下乡”服务时间虽然短暂,但青春的力量与活力如同“催化剂”,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共青团文山州委将进一步强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扩大关爱行动“朋友圈”,聚焦工作重点,深化“三下乡”实践团队的结对合作,优化“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的动员机制,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张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