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青海湖之夜”是全国首座高原不夜城,以河湟文化为背景,创造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农体文旅商融合综合体,“五一”前三天“香姐说媒”、马戏表演、汉服体验坊、舞蹈演绎、特色美食等吸引超5万人次,成为西北文化旅游夜经济现象级爆款产品。而鲜有人知道,青海湖之夜是南京雨花台区与西宁大通的东西部合作项目,它火爆的背后,活跃着许许多多南京人的身影。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前往西宁大通,进行了深度采访。

打通青甘大环线的“任督二脉”:来青甘环线有吃有喝有表演

为什么选择在大通县城关镇做不夜城?记者了解到,除了因为它不仅是整个青甘大环线上的一环,是整个西宁市储粮、储水的‘后备箱’,周边有青海省的牦牛繁殖、培育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如果这个地方能打通,等于能够带动整个大通农文旅的整体发展。”

按照这个思路,大通县委县政府与腾讯建立了农文旅旅游线上平台,不仅宣传大通的旅游,还把牦牛肉带到了“大湾区”。“我们有了线上的流量,怎么再把线上的流量引到线下来?要有一个线下消费应用场景,旅客来了要能吃住玩。”于是,“青海湖之夜”应运而生,“大通县一年也有四百万游客,但整个青甘线上游客有三千万,三千万和四百万是什么概念?我们要把青甘线上的客流吸引过来,打造全域旅游,让来青甘线的游客在青海有吃有喝,还能看表演。”自2023年8月3日进入试运营阶段,街区累计客流量超过80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超3万人次。线上曝光8000万,登上抖音西宁城市观光榜第3名,成为青海省农文旅融合街区的典型项目。

线下客流量大了,还要再把线下的客流引到线上来。随即,大通农文旅融合数字化平台“大通号”正式上线。在这个小程序里,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大通美食,还能即刻下单购买牦牛肉、牦牛奶、酒等高质量青海特产。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大通县政府结合我们大通县的特色,打造多民族融合的旅游场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绚丽的表演……把资源形成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售卖。目前,该县打造的系列“DT3090”农文旅产品,已经形成了系列,并销售到全国各地。

青海湖之夜背后,有一群南京人

在青海湖之夜背后,还有一群扎根大通的南京人。动汇创始人、创服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开创者刘沁松有着近15年的创服经验,早在青海湖之夜开街前,他的团队便大量招募商户、工程人员、演绎人员、运营人员和保障人员,所有岗位优先考虑青海本地人,有效解决了县域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家住附近村里的郭阿姨之前一直在做临时工,一周都排不上一个班,青海湖之夜开业后她应聘了街区的保洁,每个月2000至3000元的工资确保了家庭稳定收入,还能兼顾一家老小。此外,项目促进了夜间住宿经济的发展,不少居民将自家房屋改建为民宿,在拓宽致富途径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3年,刘沁松带着第一届牦牛文化节落地青海湖之夜,邀请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现场品鉴,为大通牦牛代言,以冠军精神、冠军影响力为大通牦牛产业注入新动力,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共吸引上完人次线下体验打卡,线上超10万人次关注,全网曝光量近千万,带动消费近百万元。

“乡村振兴不应用成熟的数字技术加持犹如马拉火车,乡村振兴不考虑文体旅融合赋能农特产如盲人摸象。”刘沁松说,动汇作为领先的文体旅产业服务平台,专业的数字乡村运营服务商,此刻正从“创服思维”加速,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深耕之路。(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