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贵州大地,跃动着活力与激情,一个个粤黔产业协作项目开足马力,建设加足马力,赶工期;生产快马加鞭,抢订单;特色农业基地,蔬菜、茶叶绿色葱茏,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粤黔两省深化产业协作,继续拓展“4+”合作模式,聚焦茶叶、食用菌、蔬菜、刺梨、辣椒等12个重点特色产业和“六大产业基地”,持续开展粤企入黔共建产业园区“双百”行动,实施精准招商,打造产业集群。
如今,一个个广东企业落地生根,共建产业园区发展如火如荼,产业欣欣向荣,迈向规模化、集群化新路,产业之花绽放贵州高原。
共建园区产业兴
时下,正值草莓上市季节,西秀区众鑫草莓园,现代化草莓种植大棚矗立,大棚内,一排排草莓架悬挂空中,鲜红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
“这是‘空中草莓大棚’,采用悬挂式可升降空中草莓滴灌栽培技术,每天通过塑胶管道精准为草莓输送所需水肥,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草莓口感、品质都比较好。”西秀区众鑫草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金权说。
作为广州市南沙区与西秀区共建产业园,众鑫草莓园总投资2000万元,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引进企业,建成空中草莓大棚、三级育苗体系、分拣中心。
空中草莓大棚以智慧化管理方式,根据草莓生长需求,适时调节温度、光照、湿度等,实现智慧化管理。空中草莓大棚旁边,三级体系育苗大棚正在培育草莓苗,大棚内液晶屏清晰显示实时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长等参数,为育苗期间管护提供了支撑。
草莓从大棚采摘运到分拣中心,工人忙碌分拣,包装好后运发送到消费者手中。
“草莓品质好,一经上市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草莓畅销安顺、贵阳及广东等地。”蒋金权说,明年,草莓园产值可达1300万余元。
共建产业园,共谋新发展。粤黔两省在去年开展粤企入黔共建产业园区“双百”行动基础上,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和“因地制宜、利旧建新”的共建原则,对全省99个共建产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把共建园区作为重要载体,强化资金支持,推动资金、政策、产业、人才、技术、就业等要素向园区聚集,探索打造产业集群。今年,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17亿元共建园区发展。目前,共引导入驻园区企业454家,实际到位投资额163.76 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9276人。
随着一个个共建产业园升级、企业落户强链延链,产业迈上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新台阶。
招商引资提质效
裁断、缝纫、成型......进入德江宏德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嗒嗒嗒”的机器声、打孔声不绝于耳,生产线上工人分工明确,开足马力赶订单。
德江宏德鞋业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的品牌鞋业企业,从事361°、巴拉巴拉、NB、李宁等品牌运动鞋的生产。2021年12月,德江经开区与广东佛山顺纺集团签订开办宏德鞋业协议,一个月不到,2022年1月2日企业落户投产。
现在正是鞋子生产旺季,订单多,该公司各生产线满负荷生产,随着机器运转,一双双品牌鞋子生产出厂,月生产鞋面8万多双,产值400多万元。
企业纷纷落户,在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掘金”,为贵州发展增添动力。
推动企业落地,粤黔两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一招”,统筹整合贵州在广东的驻点招商队伍和广东在贵州的挂职人员“双队伍”,建立协作地区招商项目和东部意向企业“双清单”,推动协作地区优惠政策出台和广东方面沟通对接“双服务”精准开展招商。
从年初开始,贵州省自上而下,招商小分队奔赴广东考察、洽谈、招商,为招商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年3月23日,2023粤黔产业协作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会上集中签约项目23个,签约总金额493.1亿元,涵盖现代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现代商贸、酱香白酒、基础材料、旅游、现代化工、生态食品、健康医药等产业,续写产业协作新篇。
此后,各市(州)携优势项目奔赴广东省各地,开展招商对接、洽谈合作,吸引一批批企业的目光。
产业招商好戏连台,粤企入黔正当时。今年以来,协作新增投资企业755个、到位投资额277.35亿元。
如今,一个个项目落地,扎根贵州,迈出产业发展的铿锵足音,成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见证着粤黔携手的丰硕成果,产业协作的澎湃动能。
合作共赢绘新景
产业相融,两地优势互补,演绎合作共赢、“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
从江县洛贯公路沿线,中药材、油茶、特色水果等发展如火如荼,中药材加工车间生产线忙碌生产产品......
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与从江县结成协作关系后,两地以洛贯公路为主轴线,以洛香、贯洞、高增3个乡镇为重点,打造东西部协作“一带一路”产业带。先后实施一二三产项目15个,产业集聚格局初步形成。
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建设保温仓库冻库和电商运营中心;打造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等项目,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实施药园观光、瑶浴体验、乡村民宿等三产项目,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如今,这里形成以中药材、特色食品、油茶、蚕丝、特色水果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等为主的洛贯产业带。
裁剪、缝制、检验......走进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分布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
去年2月,该公司落户纳雍经济开发区同心产业园,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快速投产。今年1月至9月,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产量已达959万件,实现产值3.08亿元。
产业合作全面开花,为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注入强劲动能,推动贵州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条突破,弹奏出产业发展共赢的美丽音符,绘就产业振兴的新风景,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 杨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