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政策稳,生活气象新。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乌兰察布百姓的菜园子、肉栏子、钱袋子,一头连着北京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乌兰察布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四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薯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等,是我国燕麦原粮的最好产地。北京第六批援蒙挂职团队到任乌兰察布后,立足“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当“红娘”架“桥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畅通农畜产品进京销售渠道,扩大特色农副产品销售规模,优化产品销售结构,让更多种养殖户受益,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通过京蒙协作,乌兰察布农特产品销售达19.36亿元。

依托双创平台 开辟产品新路径

2021年京蒙消费帮扶北京双创中心展厅开业,十月国庆佳节之际,乌兰察布市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暨第十届马铃薯展洽会在双创中心隆重举办,乌兰察布市78家企业携近400种优质农特产品参加了推介会,通过线下、线上、社会动员三种营销模式展销商品。推介会上,京蒙两地企业共签约13份供销合作协议,交易金额达到1.6亿元,进一步深化了产销合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是京蒙消费帮扶的重要形式和重要支撑。察右后旗挂职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该旗当郎忽洞苏木察汗淖村有大量优质花菇滞销后,立即主动联络沟通,发挥资源优势,动员北京市各街道乡镇帮助采购,共计推销花菇2.5万斤,助力受援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并通过全程跟踪式帮扶,切实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卓资县挂职团队多措并举,为卓资县易地搬迁脱贫产业600亩西兰花打开销路,外销西兰花180多吨;四子王旗挂职团队积极推动四子王旗京邦农牧业公司与北京市怀柔区总工会等单位及大型企业对接,推介四子王旗特色农产品,切实帮助企业提高了销量……京蒙协作助力产销对接,让滞销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品。

搭建多种平台 拓展销售新渠道

在传统销售平台的基础上,挂职团队不断探索新的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做好消费帮扶。今年春节前,乌兰察布挂职团队协调相关单位在北京乌兰察布大厦举行了“乌兰察布优质农畜产品新春品鉴会”,中央部委、冬奥组委、神华集团、五矿集团、中国矿业大学等20余家单位参加活动,促成多个销售订单和采购意向。察右中旗挂职团队运用北京优势资源,让该旗扶贫企业走进北京,走进商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北京第三大商圈——北京首创奥特莱斯商场,利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巨大客流,以“京蒙协作 与爱同行”为主题,举办了察右中旗京蒙协作建设项目成果展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通过乌兰牧骑表演、新产品试吃等多种方式,让北京的消费者近距离了解察右中旗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现场实现销售额74万余元;四子王旗挂职团队在北京市怀柔区设立了四子王旗特产馆和牛羊肉销售专柜,并参加北京地区双创会、赶大集、商品推介会和展销对接会等活动,大力推介四子王旗的农特产品;兴和县挂职团队积极推动兴和农副产品品牌化建设,对接北京市延庆区和社保基金会相关销售渠道,让兴和县品牌化农副产品直接打入到首都市场。

创新销售模式 带动消费新增长

察右后旗对接新科技平台,推动察右后旗火选系列农特产品入驻“每日优鲜”线上零售平台,通过新媒介平台在渠道拓展、品牌建设、消费者建设等领域为察右后旗农特产品加强推广。化德县挂职团队力促化德县与美团达成电商培训帮扶意向,积极推动美团与县内相关企业开展项目采购合作;商都县挂职团队积极对接平谷区电商协会,走进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利用直播带货方式销售商都贝贝瓜,现场销售贝贝瓜10万斤;察右中旗挂职团队以乳泉奶食品厂乳制品线上销售为突破口,深入研究产品销售新模式,联系互联网工程师免费为企业开发小程序,打开企业线上销售渠道,为企业节约了3万元的开发费用,小程序上线两个月,销售额达3万元。

京蒙协作持续深化,消费帮扶谱写新章。

身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下一步,京蒙协作将继续着眼于把京蒙两地的所需所盼与现有资源精准对接起来,不断开创京蒙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全面助力乌兰察布乡村振兴。